一、设备材料与安全设计
1.无毒耐腐蚀材料
食品接触面须采用304/316食品级不锈钢材质,避免有害物质迁移污染,非食品接触面选用防火、防爆材料(如阻燃金属)
2.安全防护装置
燃气设备须安装熄火保护装置和燃气泄漏自动切断阀,电气设备配备漏电保护开关和绝缘防护层
高温设备(如炸炉、烤箱)需设置隔热层或警示标识,操作台边缘避免尖锐设计以减少割伤风险
二、职业病危害控制
1.物理危害防控
油烟与废气:排烟系统需覆盖所有高温设备,竖向风管安装防火阀(70℃/150℃阈值),并每3个月清理油垢
噪音与高温:选用低噪音厨房设备(≤85dB),操作区配置新风系统或空调,确保温度≤30℃
2.生物与化学防护
配备非手动洗手池、消毒设备和紫外线杀菌灯,接触化学品时强制使用橡胶手套和护目镜
食材冷藏区分生熟存储,避免交叉污染;清洁剂与食品原料分柜存放
三、操作规范与健康管理
1.员工防护装备
强制穿戴防滑鞋、耐高温手套、口罩及护目镜,冷盘间工作人员需二次更衣并佩戴专用帽
2.健康监测与培训
每年组织职业病专项体检(如肺功能、听力检测),建立员工健康档案
开展岗前安全培训,内容涵盖设备规范操作、急救措施及职业病危害识别
3.工作流程优化
减少重复搬运动作,操作动线符合“生熟分离”原则,重型设备安装高度适配人体工学
四、应急管理与设施配置
1.应急设备与预案
厨房内配置灭火器、灭火毯及急救箱,制定燃气泄漏、火灾等应急预案并每半年演练
2.疏散通道与标识
保持通道宽度≥1.4米,设置防撞型疏散指示标识,应急照明电源独立于主电路
五、合规性要求
设备采购需符合《GB4806.1-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》及《职业病防治法》要求,工作场所油烟浓度、噪音等指标须达国家职业
定期接受卫生部门检查,公示检测结果并整改隐患,高风险区域安装AI监控系统(如鼠患、抽烟自动抓拍)